一、內核如何實現信號的捕捉
如果信號的處理動作是用戶自定義函數,在信號遞達時就調用這個函數,這稱為捕捉信號。由於信號處理函數的代碼是在用戶空間的,處理過程比較復雜,舉例如下:
1. 用戶程序注冊了SIGQUIT信號的處理函數sighandler。
2. 當前正在執行main函數,這時發生中斷或異常切換到內核態。
3. 在中斷處理完畢后要返回用戶態的main函數之前檢查到有信號SIGQUIT遞達。
4. 內核決定返回用戶態后不是恢復main函數的上下文繼續執行,而是執行sighandler函數,sighandler和main函數使用不衕的堆棧空間,它們之間不存在調用和被調用的關系,是兩個獨立的控制流程。
1 |
|
(By default, the signal handler is invoked on the normal process stack. It is possible to arrange that the signal handler |
5. sighandler函數返回后自動執行特殊的系統調用sigreturn再次進入內核態。
6. 如果沒有新的信號要遞達,這次再返回用戶態就是恢復main函數的上下文繼續執行了。
上圖出自ULK。
二、sigaction函數
#include <signal.h>
int sigaction(int signo, const struct sigaction *act, struct sigaction *oact);
sigaction函數可以讀取和修改與指定信號相關聯的處理動作。調用成功則返回0,出錯則返回-1。signo是指定信號的編號。若act指針非空, 則根據act修改該信號的處理動作。若oact指針非空,則通過oact傳出該信號原來的處理動作。act和oact指向sigaction結搆體: struct sigaction {
void (*sa_handler)(int);
void (*sa_sigaction)(int, siginfo_t *, void *);
sigset_t sa_mask;
int sa_flags;
void (*sa_restorer)(void);
};
將sa_handler 賦值為常數SIG_IGN傳給sigaction表示忽略信號,賦值為常數SIG_DFL表示執行系統默認動作,賦值為一個函數指針表示用自定義函數捕捉 信號,或者說向內核注冊了一個信號處理函數,該函數返回值為void,可以帶一個int參數,通過參數可以得知當前信號的編號,這樣就可以用衕一個函數處 理多種信號。顯然,這也是一個回調函數,不是被main函數調用,而是被系統所調用。
當某個信號的處理函數被調用時,內核自動將當前信號加入進程的信號屏蔽字,當信號處理函數返 回時自動恢復原來的信號屏蔽字,這樣就保證了在處理某個信號時,如果這種信號再次產生,那么它會被阻塞到當前處理結束為止。如果在調用信號處理函數時,除 了當前信號被自動屏蔽之外,還希望自動屏蔽另外一些信號,則用sa_mask字段說明這些需要額外屏蔽的信號,當信號處理函數返回時自動恢復原來的信號屏 蔽字。
需要注意的是sa_restorer 參數已經廢棄不用,sa_handler主要用於不可靠信號(實時信號當然也可以,只是不能帶信息),sa_sigaction用於實時信號可以帶信息 (siginfo_t),兩者不能衕時出現。sa_flags有几個選項,比較重要的有兩個:SA_NODEFER 和 SA_SIGINFO,當SA_NODEFER設置時在信號處理函數執行期間不會屏蔽當前信號;當SA_SIGINFO設置時與sa_sigaction 搭配出現,sa_sigaction函數的第一個參數與sa_handler一樣表示當前信號的編號,第二個參數是一個siginfo_t 結搆體,第三個參數一般不用。當使用sa_handler時sa_flags設置為0即可。
siginfo_t {
int si_signo; /* Signal number */
int si_errno; /* An errno value */
int si_code; /* Signal code */
int si_trapno; /* Trap number that caused
hardware-generated signal
(unused on most architectures) */
pid_t si_pid; /* Sending process ID */
uid_t si_uid; /* Real user ID of sending process */
int si_status; /* Exit value or signal */
clock_t si_utime; /* User time consumed */
clock_t si_stime; /* System time consumed */
sigval_t si_value; /* Signal value */
int si_int; /* POSIX.1b signal */
void *si_ptr; /* POSIX.1b signal */
int si_overrun; /* Timer overrun count; POSIX.1b timers */
int si_timerid; /* Timer ID; POSIX.1b timers */
void *si_addr; /* Memory location which caused fault */
long si_band; /* Band event (was int in
glibc 2.3.2 and earlier) */
int si_fd; /* File descriptor */
short si_addr_lsb; /* Least significant bit of address
(since kernel 2.6.32) */
}
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成員都在所有信號中存在定義,有些成員是共用體,讀取的時候需要讀取對某個信號來說恰當的有定義的部分。
下面用sigaction函數舉個小例子:
C++ Code
1 |
/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 |
simba@ubuntu:~/Documents/code/linux_programming/APUE/signal$ ./sigaction
^Crev sig=2
^Crev sig=2
^Crev sig=2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即按下ctrl+c 會一直產生信號而被處理打印recv語句。
其實我們在前面文章說過的signal 函數是調用sigaction 實現的,而sigaction函數底層是調用 do_sigaction() 函數實現的。可以自己實現一個my_signal 函數,如下:
C++ Code
1 |
/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 |
輸出測試是一樣的,需要注意的是 signal函數成功返回先前的handler,失敗返回SIG_ERR。而sigaction 是通過oact 參數返回先前的handler,成功返回0,失敗返回-1。
下面再舉個小例子說明sa_mask 的作用:
C++ Code
1 |
/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 |
先按下ctrl+c ,然后馬上ctrl+\,程序是不會馬上終止的,即等到handler處理完畢SIGQUIT信號才會抵達。
simba@ubuntu:~/Documents/code/linux_programming/APUE/signal$ ./sa_mask
^Crev sig=2
^\
5s過后接著才輸出Quit (core dumped),即在信號處理函數執行期間sa_mask集合中的信號被阻塞直到運行完畢。
sa_flags 和 sa_sigaction 參數的示例看这里。
在多線程環境下,編寫信號處理函數需要安全地處理,可以參考這篇文章:
《Linux 多線程應用中如何編寫安全的信號處理函數》
http://www.ibm.com/developerworks/cn/linux/l-cn-signalsec/
原文網址
http://blog.csdn.net/jnu_simba/article/details/8947410
留言列表